为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市委台办贯彻“两岸一家亲”工作理念,立足对台工作实际,聚焦在临台胞台企急难愁盼问题,深入台胞台企“走亲连心”,扎实做好“亲”“通”“引”“惠”“服”五篇文章,着力为在临台胞台企“办实事、解难题”,积极营造亲商安商的发展环境。
(一)“亲”情连线解难题。践行“两岸一家亲·亲情暖民心”的理念,坚持系统上下联动,深入组织开展“走亲连心”主题活动。走访全覆盖。8月19日,市委台办主任万明国一行以“四不两直”方式到兰山区走访调研台资企业,实地走访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并与企业负责人座谈交流,现场答疑释惑,进行政策辅导,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鼓励广大在临台资企业坚定信心、攻坚克难,扎根临沂、融入临沂。市委台办班子成员分别带队到河东区、平邑县、罗庄区、费县等县区开展“走亲连心”主题活动,与企业座谈交流详细了解了企业发展历程、经营现状以及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等情况,鼓励企业发挥自身产业优势,积极探索与本土企业的供需对接新机制,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分类建台账。针对走访调研发现的问题,全面排查梳理,形成问题台账,建立责任清单,定目标、定职责、定时限、定标准,对能解决的问题明确责任、限期解决,对受客观条件限制一时解决不了的,采取有效措施逐步解决。精准解难题。对企业提出的最关心、最急需解决的问题,集中研究、集中处理。为破解企业人才短缺问题,邀请临沂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7名专家教授到光钰科技(临沂)有限公司进行座谈交流,就企业技术需求和经济效益等给予了专业建议,并就双方合作方向和人才引进问题达成合作共识;协调市农业银行为相关企业解决贷款续贷面签难事宜,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1-9月份累计为在临台胞台企解决困难问题30余件。
(二)“通”畅渠道增认同。结合春节、端午、中秋等中华传统节日,通过春节走访、举办联谊会、主题活动、文化展览等多种活动,增强两岸同胞的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从而厚植两岸同胞感情,促进心灵契合。春节拜年送温暖。春节前夕,市委台办班子成员带队,对全部台资企业、留临过春节台胞进行走访全覆盖,充分体现两岸一家亲和市委市政府对台胞的关怀关爱,营造台胞在临过年的良好舆论氛围。保障在临台胞过年生活“有年味”、管理服务“有温度”、权益维护“有力度”,坚定台胞台企在临发展信心。临台共植同心林。3月15日,组织部分在临台胞台属代表和临沂市台企协会、临沂市台属联谊会有关负责人共同开展“两岸一家亲、共植同心林”植树联谊活动,该活动被《台湾工作通讯》专题报道。一米一叶‘粽’关情。6月11日,组织开展了“两岸一家亲·一米一叶‘粽’关情”端午节活动,近20余名台胞台属现场一起包粽子、过端午、话民俗,视频连线台湾亲友共叙亲情,增强了两岸同胞的民族共识和文化共识。中秋月圆共此时。9月17日,临沂市台办、市台协会、市台属联谊会联合举办“两岸一家亲·中秋情谊浓”联谊活动,30余名在临沂工作生活的台商台胞台属代表欢聚一堂,共迎中秋佳节、共话两岸亲情、共谋发展大计。
(三)“引”导融入新格局。支持台商台企积极参与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引导台资企业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组织台商台企参加国内专业展会、经贸合作论坛、招商推介会等经贸活动,帮助台商台企分享大陆发展机遇,拓展大陆内销市场,让发展的成果更多惠及台湾同胞。召开座谈听心声。2月20日,市委常委、统战部长边峰主持召开企业家座谈会,台商代表应邀参会并提出相关意见建议;3月19日召开以“融入双循环 对接大湾区 助力新发展”为主题的在临台港澳资企业座谈会,了解企业生产经营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共同研判当前经济形势,研究探讨融入双循环、助力新发展的对策措施。搭建平台创机遇。3月23日,组织在临台资企业参加以“新格局、新机遇、新发展”为主题的“深化山东与台港澳合作推进会”分会场活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出席;5月17日,组织在临部分台商台企赴济南参加以“新机遇、新格局、新突破”为主题的“深化鲁台合作推进会”活动,省政府主要领导出席;5月9日至13日,组织部分在临台资企业赴海南参加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积极帮助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全方位融入新发展格局。7月5日,联合相关市直部门组织召开临沂市台协会第五届理监事就职典礼暨临台乡村振兴合作推介会,介绍我市乡村振兴“三步走”情况,达成临台乡村振兴合作项目4个,现场签约3个,助力打造具有沂蒙特色的乡村振兴齐鲁样板。10月15日,在罗庄区召开全市台港澳资企业、台属企业高质量发展现场会,围绕“让企业满意”的目标,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聚焦高质量发展和精细服务主题,引导企业贯彻新发展理念做足“专精特新”文章,融入新发展格局。开拓市场促发展。3月23日,组织部分在临台港澳资企业负责人到兰山区考察进口商品城、顺和电商直播服务基地等,交流电商直播、运营等相关经验和业务信息,为企业了解我市电商直播情况提供便利,帮助企业拓宽销售渠道,助力台港澳资企业搭乘我市电商直播快车。
(四)“惠”台政策送支持。深化“送政策、送法律、送温暖”活动,为台资企业送去最新的惠台政策和实用的法律法规,切实保障惠台政策落到实处发挥实效。送政策应知尽知。开展惠台政策宣传活动,结合走访调研,通过发放明白纸、召开座谈会、集中宣讲等形式,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地扩大惠台政策措施在台胞台企中的知晓率,指导台胞台企了解政策、用好政策,增强台胞台企在临沂投资发展信心。送法律保驾护航。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及《实施细则》和《山东省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条例》等涉台法律法规,协调相关律师事务所,为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聘请法律顾问,安排专门律师团队为在临台胞台企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服务,为台企在临健康发展保驾护航。抓落实应享尽享。全面贯彻落实国家“31条”“26条”“11条”“农林22条”、山东省“56条”“26条办事指南”和临沂市“83条”细则等各项惠台惠企政策措施,力求落细落小落实,落到企业、机构、窗口,切实打通“最后一公里”。积极为台胞台企申请相关荣誉,2021年8月,推荐台胞张淑绵入选“临沂荣誉市民”,推荐11家台资企业参选“创业齐鲁·乐在山东”活动,切实增强台胞台企在临发展的归属感、认同感、幸福感。协助台企按照对地方经济的贡献程度享受税收返还或租房补助等相关政策奖励,为山东青山化工有限公司享受企业所得税税收减免30万元人民币。针对台胞疫苗接种难问题,积极协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及时启动适龄台胞自愿接种新冠疫苗的报名登记和实施工作,在全省范围内率先为台胞接种新冠疫苗。截止目前已完成26名在临适龄台胞的接种疫苗52剂次。该经验做法被《两岸关系》、新华网刊发,予以充分肯定。
(五)“服”务细化优环境。围绕“让群众满意、让企业满意”目标,立足工作实际,制定管用措施,提升服务效能,切实打造亲商安商的发展环境。“全时在线”听民声。通过设立台胞台企24小时服务热线,建立台胞台企微信交流群等多种方式,实时在线了解台胞台企诉求,为台胞台企解疑释惑、纾困解难。“关口前置”防纠纷。针对以往台商在临投资容易出现的矛盾纠纷,关口前置、加强引导,注重为来临投资台商把好“考察论证关、签订合同关、经营管理关”,从根源上消除纠纷隐患。持续开展“台胞台企走访月”活动,及时发现、全面掌握台胞台企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抓早抓小抓常,将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绿色通道”解民忧。联合市公安局、医保局、人社局、卫健委、教育局等相关部门,安排专人协助在临台胞办理居住证、驾驶证换领、医保卡、社保卡、就医、子女入学等事宜,让广大在临台港澳同胞全方位地享受同等待遇,为广大在临台港澳同胞在我市专心工作、安心生活提供全方位服务支持。
下一步,市委台办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台港澳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入践行“两岸一家亲”工作理念,大力倡树“六个敢于”工作作风,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持续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目标再明确、措施再加强,在为台胞台企“办实事、解难题”的创新务实实践中推动营商环境再优化、再提升,为台港澳工作大局和现代化经济社会强市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